大秦美德

当前位置:咸阳文明网首页 > 典型 > 大秦美德 > 正文
中国好人侯党社:辛勤耕耘育桃李 满腔赤诚写华章
发表时间:2018-04-25    来源:咸阳文明网

马沅聪 摄

  “在咸阳职院,如果您没听过侯老师的课,那真是一种遗憾!”咸阳职院化工学院大二学生石磊说:“侯老师的课我们最喜欢,他渊博的专业知识和轻松的课堂氛围总能深深地吸引我们,想听不懂都难!”

  石磊口中所说的侯老师,是咸阳职院化工学院院长侯党社教授,前不久,他刚刚获得中国敬业奉献好人称号。

  坚守教学第一线 尽心讲好每堂课 

  初次见到侯院长,今年53岁的他,戴着一副眼镜,标准的国字脸,身穿一件深蓝色夹克,夹克里面的白色衬衣干净整洁,看起来平易近人、文质彬彬。

  谈起自己与化学的结缘,侯党社至今记忆犹新。小时候的他并没有想到,这一生会和化学有这么一个漫长的“约会”。

  “过去学的化学专业,在学校教书后,一直教化学,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被社会落下。”侯党社说,从1985年开始教学,自己从未放弃过学习。在教学期间,身为普通教师的他不断进取,攻读硕士、博士。

  2008年博士毕业后,侯党社拒绝某高校抛出的橄榄枝,毅然选择回到咸阳职院,始终坚守在教学第一线,尽心尽力讲好每一堂课。

  “别人都会觉得读完博士会名利双收,一切会有更好的开始,可我想继续在咸阳职院教书,把知识传递给每个学生。”侯党社说。

  在教学中,侯党社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学习和吸收国内外先进科研成果、生产技术和前沿信息。他深知,只有实现教学和科研的有机结合,才能在理论上提出新观点,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

  “工作中,侯老师对我们教课老师非常严格,经常指导怎么进行教学沟通和传授新的教学理念。”咸阳职院教学督导评估办公室主任王莹说。

  32年来,侯党社都以让学生得到更多知识为出发点,竭力将化工前沿知识教授给学生,鼓励学生和教学团队在实验室参加力所能及的科研活动。

马沅聪 摄

  拉高标杆自加压力 攻坚克难求突破 

  为了教学,侯党社的生活没有周末和寒暑假的概念,他多年坚持周末到校,自加压力,刻苦攻关。

  “平时上课时间,主要以授课为主,因此想搞科研,在学术领域有所钻研,只能利用休息时间。”侯党社说,虽然常常占用休息时间,但在学术领域有所钻研是他最乐意干的事,每每攻克一个难关,就像中了大奖一样兴奋,因为一个难关的攻克就标志着求学的学生又可以进入一个更新、更高的知识领域。

  侯党社和教学团队主持建设的化工实训基地被命名为“陕西省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石油化工技术专业先后被确定为省级重点专业和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他们用这些成绩作了最好的证明。

  培养学生成长成才是教师永恒的任务。研究探索和改革创新教学工作,是侯党社最关心最用心的事。

  “要想成为一名学生爱戴的教师,就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专业功底,娴熟的操作技能,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用一言一行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侯党社把一切为了学生当成最原始的情感动力,每次课前都要重新备课,把新信息、新方法和新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侯党社重视方法传授,“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传授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让学生在思维方法上得到启迪,掌握知识技能。

  “前几天,我们参加陕西省化工生产技术大赛,侯院长经常来给我们鼓劲加油,讲述一些经验和技术要领,让我们倍感亲切和振奋。”学生卢乐科说。

  教研结合同步提升 不懈努力成果丰硕 

  众所周知,优秀的科研成果来自于广泛阅读后的厚积薄发,来自于实验室日复一日的长期积累。

  为了探索教学改革的方向和思路,各种书籍、数据是侯党社每晚埋头苦读的“精神食粮”。同时,利用寒暑假深入化工类企业调研走访,了解产业一线的发展现状,精准把握专业发展前沿动态也是侯党社的“必修课”。

  “科研工作是提高教师核心能力、充实更新教学内容的源泉,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在侯党社看来,教学和科研密不可分。

  在做好课堂教学的同时,侯党社花费大量时间和心血做科学研究,执着追求学科领域内的知识传播和科研成果的转化。

  侯党社先后主持和参与完成各级各类教科研项目16项,其中国家级4项、省级3项、市级校级8项,企业横向1项;先后在《Surface & Coatings Technology》《无机材料学报》《陕西教育(高教)》等国内外期刊发表教科研论文41篇,其中19篇被国际著名检索刊物SCI或EI收录;3篇论文先后获中国金属学会碳素材料分会特等奖、陕西优秀职教论文一等奖、咸阳市第五届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侯党社被评为咸阳市首届优秀科技工作者,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在教学改革中,侯党社先后承担五门课程教学工作,大力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其中《化工单元操作技术》《化学基础》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主编了《凝析油回收操作技术》等5部校本教材近50万字,创新形成的《化工专业“两主体、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和《化工专业“三层次、四模块”实践教学体系》两次被评为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先后带出了“石油化工技术”和“应用化工技术”两个校级优秀教学团队。

  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成功的获得需要具有超出常人的意志坚持不懈,以及付出超出别人几倍的辛勤汗水,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热爱作为动力,是很难实现的。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兴趣爱好和不竭的科研热情作为支撑,所以侯党社对自己的工作从未感到过乏味,一直乐在其中。

  在30多年教书育人历程中,侯党社对教育事业的精诚奉献、对理想信仰的执着坚守和对社会责任的自觉担当,传递着当代高校教师的忠诚心和正能量。(咸阳日报 记者 李桦)

责任编辑:周 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