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美德

当前位置:咸阳文明网首页 > 典型 > 大秦美德 > 正文
梁增基:给旱区人民留下最美的风景
发表时间:2018-09-21    来源:陕西日报

  他生于岭南,大学毕业后扎根陕西省长武县;从事小麦育种工作57年,使旱地小麦亩产量从60多公斤逐步增长到450公斤。而今已到耄耋之年的他,依然奔波在田间地头,为培育小麦新品种殚精竭虑。

  他,就是小麦育种专家、长武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退休研究员梁增基。

  “你们来晚了,要是早两个月的话,就可以看到大片金色的麦浪。大穗大粒的麦子是大自然最美的风景!”8月30日,在长武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试验室,85岁的梁增基一边观察着试验仪器内麦苗的生长状况,一边用广东味的普通话对记者说。

  1961年,从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后,梁增基被分配到长武县农技站(现长武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当时,渭北大部分耕地都种植小麦,但冻、旱、涝、锈、倒、黄矮病等时常发生,小麦亩产70公斤就会发生倒伏。有人说,旱地小麦低产主要是缺水。可在1964年风调雨顺的情况下,长武县小麦亩产也只有32公斤。1965年是高产年,亩产也只不过是78公斤。经过一番深入调查和论证后,梁增基得出结论:并非是渭北黄土地不适宜小麦生长,而是所种小麦的品种太差。

  找到了症结,就找到了希望。从1965年开始,梁增基踏上了小麦良种引进和繁育之路。为了了解各个生产环节及其相互关系,梁增基下乡蹲点、调查研究、参加生产劳动……

  他深信实践出真知,凭着顽强的“钉钉子”精神,不断探索。“在老梁的日程表上,没有白天黑夜之分,也没有节假日。为了小麦的高产,他献出了全部的青春和热情。”与梁增基共事近40年,如今已成为梁增基得力助手的张俊兴告诉记者。

  基层条件差,育种工作更是难熬。“90%的不合格品种要淘汰。一个优良的小麦新品种至少需要六七年才能稳定,12年才能见成效。有的人穷其一生,也未必能培育出一个品种。”张俊兴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梁增基突破了小麦育种栽培的五大难题,成功培育出3个国审小麦品种、4个省审品种,创下陕西旱地小麦亩产超千斤的高产纪录。他培育出的小麦品种在其他旱区被累计推广过亿亩,为农民最少增产粮食25亿公斤。同时,新品种推广后增加的经济效益在40亿元以上。杨凌的多位专家说,梁增基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把小麦锈病挡在了西北,阻断了小麦锈病的南北传播。

  作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梁增基72岁才退休。当家人以为他终于可以闲下来时,他却退而不休。从2005年至今的10余年间,梁增基一有空就往试验基地跑。

  长武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慕芳说:“梁老师已经80多岁了,凡事还亲力亲为,对工作一丝不苟,从不忽视任何一个细节,让我们这些晚辈既敬佩又感动。”

  吃饱还要吃好。20世纪90年代,市场上优质面包麦的需求量大增,我国却没有一个优质面包麦品种。梁增基又做起了攻克面包麦品种的新工作。他的最新国家级创新成果是2012年研制成功的面包麦新品种,目前正等待国家审定,预计开发后,可改变国家优质面包麦主要依靠进口的局面。

  如今,梁增基还在努力实现一个心愿:培养科技创新团队,把他长期积累的育种经验传授下去,把育种阵地延续下去,为国家的粮食安全提供长远的服务。(陕西日报 记者 杨小玲 见习记者 仵永杰)

责任编辑:周 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