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模范

当前位置:咸阳文明网首页 > 典型 > 道德模范 > 正文
王芳霞——陕西省第五届敬业奉献类道德模范(先进事迹)

敬业奉献王芳霞:26年坚守讲台 做孩子心中的“红太阳”

发表时间:2018-09-21    来源:陕西文明网

  她身残志坚教书育人26年,疾病一度让她的生活不能自理,但她离不开自己的学生,一直坚持给学生上课,她说做好本职工作是自己分内的事。她就是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仪井镇中心小学语文教师王芳霞。2016年9月,王芳霞荣登“好人365”封面人物。

  战胜病魔 三尺讲台铸师魂 

  1992年,王芳霞成为咸阳市永寿县仪井镇村级初小一名代课教师。那时,学校仅有几间破旧的瓦房,没有像样的教学设备,就连上课用的粉笔都要计划着用。面对简陋的条件,王芳霞没有退缩。下雨天,她和孩子们蜷缩在不漏雨的角落上课,琅琅的读书声、叮咚的雨声谱成了他们心中最美的乐章。节假日和课余时间,她和其他老师一起带领学生挖药材、捡塑料瓶等来贴补学校拮据的费用。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正当学校教学条件日渐改善时,王芳霞却不幸患上类风湿关节炎,剧烈的疼痛让她彻夜难眠。由于经济困难,每次她仅靠每瓶一元五角的药来止痛。2004年的一次意外摔倒,后股骨头骨折的王芳霞不得不入院治疗,病情略有好转,她便急切地回到了校园,忍着病痛重新站上了那个熟悉的讲台。由于长期使用激素药物,造成病灶部位股头坏死,王芳霞下肢残疾了,但她仍坚持给学生上课。上下课,学生们自发地扶她抬她;上卫生间,同事们就是她的“拐杖”,简陋的教室里经常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

  扎根乡村 播撒阳光雨露 

  2006年,随着撤点并校工作的开展,王芳霞调到了仪井镇中心小学工作。面对高效课堂的新要求,她细研课标、研读教材、了解学生,制定出适合自己又适合学生的教学计划。她认为只有和学生建立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才会使自己的课堂以最直接、最通俗、最易接受的方式传给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点。

  在教学中,为了使自己的教学知识结构系统化,她主动承担过小学各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从中摸索积累。她从不会因为私事而缺学生一节课,更不会因为身体原因而迟到早退。她认为自己做的都是本职工作,是应该做的。数年的教学工作中,王芳霞的成绩一直都很优秀,所带班级及科目每学期屡屡受奖,多次被评为镇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成绩名列全县前茅。这让她感到欣慰,至少使身患疾病的她在这份工作中找到了生存的价值及人生的意义。

  虽然长期任教于农村学校,但王芳霞始终没有放弃过学习。工作之余,她通过自学、参加成人高考等途径,取得了大专学历。虽然受自身身体条件限制,让她失去了很多外出深造的机会,但她不气馁,课余时间把报纸、杂志作为自己的良师益友,汲取其中精华,还常常把自己教学中的点滴经验和困惑投注报端。先后撰写了十多篇教学心得和教研论文,其中,《谈趣味教学在语文课堂上的应用》荣获国家级一等奖,《走出多媒体教学的误区》荣获市级二等奖。

  真情呵护 用心关爱每个孩子 

  家庭困难的学生一直牵动着王芳霞的心。有一年夏收期间,魏同学一连三天没来上学,当王芳霞找到他时,他正在地里用瘦小的身子拉着麦垛。经询问得知,魏同学的父母都是残疾人,他家的农活只能靠他。此后,王芳霞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一直资助魏新军。王芳霞得知王同学是个孤儿后,就时时想着他的吃穿,给他做布鞋,她知道只有在这千针万线中,才会让他感受到更多的温暖,才会觉得自己并不孤单。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多的实际情况,她为孩子们开通了“QQ亲情热线”、亲情微信群,为孩子和家长沟通架起了一座爱心桥梁。

  然而,原本一切都看似平淡的生活又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噩耗打破。2017年,王芳霞的丈夫不幸患病去世,她不但失去了生活上的伴侣和帮手,在精神上也备受打击。唯一的儿子还在上大学,身边几乎没有个相互照应的人。原本就行动不便的她又多了几份艰难和沧桑。但即使只剩她一个人,即使未来的路还很长,她也依然坚持着自己热爱的事业,依然用微笑面对自己的孩子们。

  桩桩动人,件件感人。王芳霞用自己坚强的意志和智慧勤劳的双手,建造心灵居所,探求科学育人之路,谱写了一曲朴实无华的动人篇章。

责任编辑:周 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