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新风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典型 > 文明新风 > 正文
咸阳八旬老人自愿为幸福“买单”

感恩村上多年照料

发表时间:2016-08-25    来源:咸阳文明网

图为刘孝林(左)与刘建军(右)在幸福苑门前合影。图片来源:咸阳新闻网

8月13日早9时,家住渭城区底张办龙枣村的80岁老人刘孝林推门走进了村委会办公室,将2200元钱摆在了正在值班的村党支部副书记刘建军的面前。一问才知,他要感谢党的好政策,并为自己在村上“幸福苑”残疾人日间照料服务站这三年来的幸福生活“付费”,他要将这些钱捐给村里。

非要捐钱的倔强老人

据当天接待刘孝林的刘建军回忆,刘孝林颤巍着走进办公室后,直接从左右口袋分别掏出900元与1300元放在桌上。一头雾水的刘建军忙搬来一张椅子,请他坐下说什么事。

刘孝林当时说:“我在咱村幸福苑吃了三年饭,确实感到共产党的恩情大,我要把攒下的这2200元捐给村上,900元给9名村干部一人100,剩下的你们看着用。”

得知情况的刘建军一边做记录,一遍告诉老人:“你的好意我代表大家心领了,觉悟高。你只要有这种精神就够了,钱你自己留着,把自己照顾好。”随后他婉拒了老人要求捐款的意愿。

4天后,8月17日,刘孝林又找到了刘建军的家,再次要求捐钱,并表示这钱非捐不可。刘建军介绍到,以他在龙枣村当了25年村支书的经验,对一名80岁的农村老人来说,不按老人的要求来,老人总不得心安。于是他接过了这2200元,随即瞒着老人给老人的孙子打电话,请孙子回村的时候来这里把钱取走。既让老人心安,又保护了他的利益。

钱一捐 心就安了

刘孝林今年80整,是村里的困难户,妻子与儿媳前些年去世后,就剩他与患有残疾的儿子生活在一起,靠孙子在外打工养活。

见到刘孝林,他非常开心地告诉记者,自从村里2012年有了“幸福苑”日间照料服务站,一下子解决了他的吃饭问题,一天三顿都有了着落。早上有鸡蛋,中午有面条,晚上有稀饭,每个礼拜天天还不重样,饭做得比一般人家还要好,一个月只用象征性得交100元。他听说每个月光伙食费村里给他们每个人光补贴就要五六百元,他从心底感到党的政策好、受了党的恩情,这才萌发了捐钱的念头。这2200主要是他的养老金和孙子给的零花钱,攒了一年多。他一再告诉记者,这钱村上非收不可,钱一捐,他就心安了。

幸福苑里幸福长

刚开始时,龙枣村“幸福苑”每天有19个人吃饭。最近人少了,像刘孝林这样的老人还有8个。

据了解,龙枣村“幸福苑”残疾人日间照料服务站成立于2012年,依托渭城区民政局幸福院,为龙枣村及周边村的残疾人提供生活救助等方面的服务,现有两名专人负责伙食及管理。通过低偿、有偿、无偿等形式为残疾人提供生活护理、文化娱乐、简单劳动、康复训练等服务。

除了一日三餐,这里还设有阅览室、电脑室、排练室及20张床位,用于日常村民文化娱乐等。(咸阳日报 记者 马驰骋)

责任编辑:周 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