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

当前位置:咸阳文明网首页 > 创建 > 垃圾分类 > 正文
三原垃圾分类记
发表时间:2023-12-06    来源:咸阳文明网

  “帮我把积分存进‘存折’里。”11月24日,在咸阳市三原县新兴镇南社村智能高效堆肥房里,村民姚珍珍把“垃圾银行存折”递向工作人员。

  现在,姚珍珍几乎每天都会把收集分类好的易腐垃圾送到这里。很难想象,她之前是智能高效堆肥房建设的反对者。

  故事还要从三原县率先在农村地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讲起。

  垃圾分类在城市里屡见不鲜,但几年前在三原县却是个新鲜事。一场“垃圾革命”未兴起就遇到阻力。

  “我要让它建不成!臭烘烘的像个啥!”2021年,得知镇上另一个“垃圾厂”要建在南社村,选址和自家一路之隔,姚珍珍直接带领邻居“组团”反对。

  当时,时任新兴镇政府城建办主任的惠麦长和镇上干部,联合南社村的老支书武耀军挨家挨户上门解释。同时,村党支部发动广大党员群众,积极了解、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并组织群众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培训。

  事实上,村民口中的“垃圾厂”名叫智能高效堆肥房,主体是西北大学自主研发的防臭堆肥装置。通过智能高效堆肥房处理,每吨易腐垃圾能生产0.2吨左右的有机肥料。

  “智能高效堆肥房具有投资费用低、废气排放达标、垃圾渗滤液可回收利用等特点,建成后能够实现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惠麦长介绍。

  尽管当时焦寅村的“垃圾厂”已经运行了3年多,但南社村村民一直都没进去过。抱着怀疑的态度,村里持反对意见的村民都被邀请到焦寅村参观。

  “比家里都干净。”

  “垃圾还能换钱!”

  “秸秆、树叶子都能回收啊!”

  参观的结果让村民感到意外,反对声渐渐消失。

  今年7月,南社村年处理生活垃圾达1000余吨、生产有机物堆肥300余吨的智能高效堆肥房正式运营。

  运营前,镇干部带上标配的“大礼包”——“垃圾银行存折”和印有每户专属二维码的垃圾桶,上门“送礼”。村民可将生活垃圾兑换积分存入“垃圾银行存折”,换取米面酱醋油等生活用品。

  南社村干部、党员、网格长、村民代表率先从自家开启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为群众做表率。

  让惠麦长没想到的是,短短几个月,姚珍珍就以5000多积分成了南社村积分最高的人。看着姚珍珍隔三岔五就去兑换生活用品,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参与生活垃圾分类。

  如今的新兴镇,有害垃圾被送到危险废物处理厂处理,易腐垃圾送到智能高效堆肥房生产有机肥料,可回收垃圾送到再生资源企业重新加工,其他垃圾由环卫部门送到焚烧场或填埋场处理。

  “新兴镇的两座堆肥房及‘垃圾银行’积分兑换政策,带动了周边五爱村、张家坳村等9个村、近5000户群众共同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惠麦长说。

  除了新兴镇,独李镇也在推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上发力。该镇引入“互联网+垃圾分类”理念,结合村组实际,推行全品类全链条数字化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每家每户绑定二维码,用于可回收物的现场计量回收和交易支付。

  “通过垃圾分类智慧管理平台,哪个垃圾收集亭出现满溢、哪户村民需要上门回收,工作人员均能第一时间知晓并安排收集车前往。”独李镇党委组织委员武青介绍,该平台能够实时搜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情况。

  “村民的观念需要引导,习惯需要养成,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大有可为。”三原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李鹏科说,如今,三原县城关街道、陵前镇等乡镇街道也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提上了日程,努力让村容村貌更美丽、生态环境更宜居。(陕西日报)

责任编辑:宋 凯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