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单位

当前位置:咸阳文明网首页 > 创建 > 文明单位 > 正文
为民守初心 战疫显担当
发表时间:2022-02-22    来源:咸阳文明网

  2021年,是原陕西省水电医院整体转型为渭城区人民医院的第一个年头。

  年末岁首,疫情突袭。一道道动员令、一封封请战书、一面面鲜红的党旗、一个个冲锋的身影,逆行向前、迎难而上……

  这是一场大考,更是一次大战。

  这家医院,盔甲新换,白衣未改。第一次以区人民医院的名义,扛起疫情防控“排头兵”的重任,全员冲锋在疫情阻击战歼灭战的第一线。而这一切正是源于渭城决策者把人民的需求放在首位,听民声、知民意,以敢为人先的魄力和勇于担当的果敢,使渭城有了一所公益性的、缓解人民群众看病就医困难、属于辖区百姓的公立医院。

  百姓健康需要的殷殷之托,党政为民追求健康的拳拳之心,在这片土地上有了最真切、最生动的注解。

  首战用我

  面对两轮疫情的冲击,区人民医院按照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的要求部署,尽锐出战,打头阵、当尖兵,不计得失,不讲条件,打响了一场人民生命与健康的保卫战。

  24小时集结待命,由14名医护人员、转运司机组成的转运组团队,承担了全区新冠肺炎疫情阳性病例、密切接触、次密切接触、返渭等人群的“点对点”转运工作,为疫情防控“加速度”“筑壁垒”;

  组建了20余名学科带头人医疗救治专家群,对隔离及封控群众急危重症随时会诊、处置。将救护车改造成“流动医院”,配备9名医务人员、医疗常规设备及药品的流动医疗队,深入各隔离留观酒店开展医疗服务工作,保障隔离留观人员和防疫人员隔离期间的健康安全;

  核酸检测需求急剧增多,在保证检验质量和感染防控安全的前提下,新建标准化核酸检测实验室争分夺秒、昼夜不停,检测速度“火力全开”,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撑;

  根据此次疫情特点,结合当地群众体质情况,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拟方,医院及时组建的中医救治专家组,精选中药,日夜加班熬制成一袋袋便于服用的中药汤包,源源不断地送到抗疫一线;

  组建了一支心理援助、心理疏导专家团队,团队通过心理援助热线、问卷调查、走访一线、抖音、云课堂、微信视频号等形式,为疫情防控期间一线医务人员、被隔离人员和普通民众提供专业心理支持、咨询援助等服务,帮助人们舒缓焦躁不安的情绪,构筑起防疫抗疫的心理防线;医疗救治团队、转运组团队、发热门诊预检分诊团队、隔离酒店医务团队、核酸采集团队、核酸实验室团队、疫苗接种团队等24小时连轴运转。截至目前,院转运组团队共计转运6530车次、6745人,“流动医院”医疗救治总人数1051人次,核酸采集245096人,核酸检测253667,疫苗接种33657人。

  冲锋在前,全力做好患者救治和院内疫情防控工作,区人民医院以责任担当之勇、科学防控之智、统筹兼顾之谋、组织实施之能,把为民职责体现到疫情防控的每一个环节中。

  改制嬗变

  在渭城,“为民渭城”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区委、区政府情系百姓生活的一片真情、增进百姓福祉交出的一份答卷。

  医院作为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主战场,是医疗供给侧改革的主要阵地。区委、区政府始终把人民健康放在心上,一直想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这件关乎人民群众健康的重大民生工程做好、做实。可现实是,渭城作为老城区,区属公立医疗卫生资源底子薄、基础差,没有农村,只管辖4个城区街办的单一城市体的渭城,更无法新建一所公立医院。

  2017年国家出台《关于国有企业办教育医疗机构深化改革的指导意见》,为企业医院剥离指明了四条路径:关闭撤销;移交政府,纳入公立医疗体系;接受社会资本的重组改制;在以健康为主业的国有平台上进行资源整合。企业医院能不能移交政府?渭城区从中看到新的契机。

  随即,区卫健局按照区委、区政府的部署,逐一与辖区几家企业医院对接。当时,省水电医院是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下属的一家企业医院,医疗技术人才短缺、技术力量薄弱,发展资金不足、设备房屋老化等诸多问题制约着医院发展。

  一个是没有所属公立医院的地方政府,一个是急需破局改制的企业医院,“火花”一碰就着。

  2018年11月,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区政府提出成建制接收省水电医院。

  经过综合研判后,区委、区政府果断决策:整体接收,并以此为基础,成立让渭城群众看得起、住得上、放心治的“渭城区人民医院”!

  顺利移交

  为了划转接管工作平稳有序进行,区委、区政府专门成立移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结合实际制定了详尽的工作操作手册,多次召开成员单位会议,研究解决有关问题。前往多地学习企业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移交地方管理的经验。

  2019年7月,经区政府会议研究提出,移交后医院作为独立法人地位的机构设置,隶属区卫健局,区财政予以定额补助。

  “陕西企业医院改制的先例比比皆是,但没有上访、闹事,职工全员支持的顺利改制,少之又少。正是因为有区委、区政府敢为民先的决策魄力,十五局无条件划转的全力支持和60多次协调会的紧密落实,才让渭城拥有了一所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公立医院。”移交后不久,在一次区级医疗系统召开的会议上,前任院长王革平总结出医院改制中三个缺一不可的成功因素。

  移交不是简单的资产和人员移交,医院也不是简单的更名换姓。通过资源优势整合,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提高卫生服务质量,以公益性为导向,逐步建立起医院管理和区域卫生事业发展富有生机的新机制,让当地百姓能够享受到价格合理、质量优良的医疗服务,更好地满足群众的就医需求,有力推动了全区卫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公立担当

  2019年12月31日,医院正式移交,成为咸阳20多所国有企业办公立医院中,唯一成功移交地方政府的企业医院。

  可移交还未“满月”,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区人民医院就在抗疫防控中发挥了“守关者”的作用。防控进入常态化后,渭城区投资3431万元对区人民医院进行改扩建项目,使用中央抗疫特别国债1820万元,购置核酸检测实验室设备和抗疫所需医疗设备,采购一批高标准的医疗设备,全面提升医院管理能级。结合改扩建项目,使医院整体科室布局合理,优势突出。同时,重视学科人才的引进和培育,不断为医院补充“新鲜血液”。

  现如今,区人民医院也步入了乘势而上、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环境优美、收费低廉、布局合理、以人为本的人文理念,更便捷的就诊流程、更精湛的医疗技术、更优质的医疗服务,让群众赞不绝口。

  美好蓝图已徐徐展卷。按照“小综合大专科”的发展思路,医院将大力发展特色重点专科,以医学康复中心、健康管理中心、区域医共体检验中心、口腔诊疗中心及创伤急救中心特色专科带动全院综合发展,打造特色品牌。

  规划中的每一项决策都把人民放在首位,知民情民意,解民困民忧。

  “这所医院曾被定为咸阳市康复医院,那我们就立足实际,承担起人民医院应尽的服务功能,关注疾病预防诊治、康复及健康管理,充分发挥好渭柳湿地公园这个‘家门口康复疗养中心’的作用,成为中老年人的健康驿站!在这片充满生机的沃土上,创新服务惠民,守护百姓健康。”院长朱小林的一番话,代表医院一班人站在新起点,谋求新跨越的奋斗方向和一腔豪情,也诠释着渭城这方土地上工作着的干部一片为民真情。

  为民渭城,渭城为民。行将则至,未来可期。在区委、区政府的关爱扶持之下,渭城区人民医院将会发挥重要作用,彰显公办属性,书写更多便民惠民利民的动人故事,守护人民健康,服务渭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咸阳日报记者 张蓉)

责任编辑:宋 凯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