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秦地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聚焦秦地 > 正文
赏秦风渭水 揽汉月函关
发表时间:2017-09-29    来源:咸阳文明网

咸阳古渡廊桥。

  渭水泱泱,见证了历史浮沉的守望变迁;古渡悠悠,流唱着秦风汉韵的千古传奇。古渡廊桥,心系你我,凭栏举目,抚今追昔。

  将于10月1日正式建成开通的咸阳古渡廊桥,是展示咸阳厚重文脉的重要窗口,是咸阳重点民生工程,与周边的清渭楼、古渡遗址博物馆、渭河古渡遗址组成咸阳古渡文化景观带,彰显出“大秦故都 德善咸阳”的古城风采,即将成为咸阳一座耀眼夺目的文化地标。

  细节展示故都厚重历史和意蕴

  发掘秦文化、古渡文化,把廊桥打造成有灵魂、可传世的艺术长廊,体现咸阳悠久厚重的文化内涵,始终是咸阳人矢志不渝的执着追求。

  这份执着,从格局可见。古渡廊桥北起咸阳市区渭阳路,南至渭河南岸与世纪大道相通,横跨渭河。廊桥全长748米,宽14米。是全国首座秦建筑风格、双层人行景观廊桥。桥两端建有宏大的“冀阙”,是秦定都咸阳的象征。桥上的建筑采用景观化的设计手法,将古代的廊、亭、坊等相互结合,形成特色鲜明的秦文化风格建筑群。

  书香润心尽在楼阁,秦风浩荡扑面而来。细微的起名,亦显示出咸阳人的别具匠心。“古渡”源于关中八景“咸阳古渡几千年”,易引发历史及渭水变迁的感怀。在廊桥二层,建有一座主阁和两座副阁。主阁命名为“秦风阁”,取自秦风浩荡之意;南副阁命名为“天籁阁”,有音韵天籁之意,与南副阁音乐厅功能呼应;北副阁命名为“润心阁”,具书香润心之意,与北副阁书吧功能呼应。

  扁鹊、王翦……北桥头一个个雕像栩栩如生,仿佛历史名人穿越古今,昭示着咸阳这座文化古城的深厚底蕴,让人驻足感怀。

  服务彰显故都文化生机和活力

  加强廊桥日常管理工作,积极开展文化活动,提供各种便民措施,营造整洁、有序、环保、人文、和谐的廊桥,致力为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一直是咸阳人坚持不懈的奋斗目标。

  在桥的二层休闲观景平台,主副阁以公益服务为主。其中,建筑面积337平方米的天籁阁,主要是为市民提供音乐教育、乐器演奏、文艺表演的场所。“开通后,游人在桥上就可以欣赏到日常声乐展演展示、群众文化互动展演、非遗民俗传承展演展示(精选彰显咸阳民俗特色项目)及传统工艺传承人现场传承展示等精彩节目。”咸阳湖管理处工会主席郝重阳介绍。

  市民王大爷在广场散步,听说廊桥开通后,市民可以徒步从桥上一层通行,便高兴地说:“这下好了,往后就可以带着孙子去桥对面逛逛,孩子早都盼望着从桥上过呢!”

  书法爱好者郑先生满怀期待地说:“听说在桥上的秦风阁,不仅可以目睹国内书画名家、全市优秀作者书法美术作品,还能听到各类书画教育知识讲座,到时一定去看看!”

  “太好了,听他们说在润心阁有个‘书吧’。”市民王女士满脸笑容地说,“以后可以带着孩子在这里读读历代名家优秀书籍,听听传统优秀文化讲座!”

  形象提升整体城市内涵和品位

  发扬“工匠”精神,提升城市品位,塑造城市形象,让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永远是咸阳人梦寐以求的精神向往。

  登上廊桥,桥上美景,桥下湖水,正可谓“一桥飞架南北,两岸美景共享”。来自外省的游客李先生正在湖边观景,他说:“如果站在桥上,就可以将两岸的美景尽收眼底,以后有机会了,还会再来咸阳,上桥看看!”

  廊桥美丽的夜景,更是给这座城市增添了几分魅力。晚上,华灯初上,周边的市民就聚集此地,或徜徉花海,或漫步湖边。

  市民文明素养的提升,是这座城市品位的灵魂。从人们自处时的修为、相处时的情怀与表现就可以看出,咸阳的城市品位正在不断提升。

  “该桥建成开通后,日人均可满足3万人次流量,停留人数约8000人,不仅可进一步连通城乡,促进渭河两岸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将给两岸群众提供一个休闲观光互动的平台,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和环境品质。”郝重阳说。

  风醉终南雨,云横古渡帆。河堤两岸游人梦,再造丝路繁盛。闲庭信步于此,极目远眺,踌躇满志,故都儿女的希冀和憧憬已伴随脚下的路奔向远方!(咸阳新闻网 记者 康丹)

责任编辑:周 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