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秦地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聚焦秦地 > 正文
凝心聚力建设崇德向善城市——咸阳市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创文工作纪实
发表时间:2017-11-21    来源:咸阳文明网

  文明是一种发展底蕴、一种社会和谐,体现的是城市精神,决定着一座城市未来的发展高度。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核心是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凝聚发展正能量。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滋养涵育崇德向善正能量,增添城市人文精神魅力。

  这些年,咸阳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核心灵魂,贯穿文明城市创建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发挥榜样引领作用,挖掘咸阳精神内涵,突出城市文化建设,突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了崇德向善、诚信互助的良好社会风尚。

  深化主题 构筑向上向善精神家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国人民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

  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要在深耕厚植上下功夫,在落细落小落实上见成效,为思想原动力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创文,必须把人作为文明创建的核心和重点,着力做好引导人、教育人、提高人的各项工作,全面提升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为了把这项工程抓紧抓好,确保取得实效,咸阳市先后出台了《咸阳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意见》《咸阳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动方案》《咸阳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责任单位任务分工》和《咸阳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督查考评体系》等规范性文件,形成了宣传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市县乡村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

  2016年2月,咸阳市推出以“德善咸阳·铸魂圆梦”为主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进农村、进家庭的“六进”活动,激发全市上下干事创业、成就梦想的激情。

  “六进”主题活动实践载体,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群众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大家的自觉行动,推动形成崇德向善、奋发向上的强大精神力量。

  在咸阳市城投集团公司,“弘扬咸阳城市精神,彰显咸阳城市品牌,争做最美咸阳城投人”为主题的“道德讲堂”,成为引导干部职工以咸阳精神规范自身言行,争做城市品牌和城市精神的传播者。

  在秦都区金泰社区,有养子照顾九旬母亲几十年的李明选家庭;有夜晚巡逻遇贼,用鲜血和生命换来小区安全和业主幸福而英勇牺牲的保安陈建昌;有双臂接住坠楼儿童见义勇为的人民教师原建平;有常年义务捡拾垃圾,义务修自行车、义务修水管的身边好人申建成。

  三原县蔡家村,人称“家风村”,全村10大家族中7个家族就有自己的家训、家规悬挂厅堂,日常反省,教育儿孙。83岁的李承权每年除夕夜 “请家训”。他说:“家庭是教育子女的第一学堂,人都是先做儿女后为人父母,如果每个家庭都能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子女走入社会才能行得正、走得端。”

  寒风中,咸阳一名初三女生用自己温暖的双手捂住路边乞讨老人的双手,老人流下感动的泪水。这感人的一幕让“暖手女孩”成为2016年寒冬,咸阳街头最温暖的一抹亮色。

  2016年7月28日,“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44场在咸阳开讲,以德善价值观为核心主题,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咸阳入土生根。

  以“六进”活动为载体,在各行各业持续开展“勤政有为·服务圆梦”、“爱岗创业·发展圆梦”、“邻里守望·互助圆梦”、“弘文励学·成才圆梦”、“勤俭持家·致富圆梦”、“德善传家·和谐圆梦”等系列主题活动。持续开办“道德讲堂”、“一刻钟文明讲堂”等群众性课堂,全面深化“家风孝道”、“诚信友善”、“我们的节日”、“三大文明行动”、“学雷锋志愿服务”等活动不断丰富着创建内涵。

  与此同时,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微博、微信、微视等网络媒体以及街道、公园、广场、公交车、出租车等宣传资源,广泛开展社会宣传,面向全市家庭印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年画60万份,形成多层次、立体式的宣传格局,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机关、企业、社区、校园、农村、家庭,深度推进的群众性文化文艺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融人文与创建之内,不断激发催生社会效应,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构筑起向上向善的精神家园。

  榜样引领 让好人效应赋予城市魅力  

  典型是道德的楷模,时代的风尚,发挥着强大的引领示范效应。

  2014年,咸阳市作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社区2015—2017三年规划》,推动全社会形成“发现好人、推荐好人、崇尚好人、争当好人”的良好氛围。

  在各行各业广泛开展“践行核心价值观、争做最美咸阳人”系列活动,对全市“文明家庭”、“最美教师”、“美德少年”、“城市美容师”、“最美公交车司机”等一大批先进典型进行集中表彰。

  2016年3月,咸阳57岁男子王弢脱衣跳入咸阳湖,救起落水者后悄悄离开,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光膀哥”。“真英雄真汉子”“真正的好人”网友们集体点赞,让“咸阳好人”火遍网络。

  陕西省第四届道德模范、“咸阳好人”卜凡,从2012年起,他前后为环卫工人捐赠了价值超过10万元的8000份爱心餐券。卜凡离世后,他的儿子义不容辞地接力这一善举。父子传承,他们把心中的温暖给予社会 。

  在三原县,“中国最美家庭”雷国平夫妇。十多年,建起藏书2万多册的青少年图书室,自制励志展板116块,花费四五万元,巡回展出100多次,走村串集宣传家风美德教育,呼吁社会关注娃娃们读书学习、成长成才。

  咸阳道北铁中教师呼秀珍,52年驻足讲台,没请过一天病事假,没误过学生一节课,没放弃过一个调皮学生,没收过学生一分钱的补课费。她以德润心,以文化人,用挚诚的信念与热爱把教育做成温暖,用丰富的实践与智慧把教育编成快乐。这个牵手孩子人生的引路人当选第六届全国诚实守信类道德模范。

  放大好人效应,让榜样的力量影响人、引导人。

  2016年,咸阳市为30名“咸阳好人”做体检,为每人建立健康电子档案、健康促进书,为他们长期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市上还专门出台《咸阳市帮扶礼遇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实施办法》。

  咸阳市委、市政府专门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并连续投入财政资金,在全社会促成了礼敬好人、礼赞好人和礼遇好人的良好氛围,通过加强对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褒奖力度,逐步形成了礼遇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常态化机制。

  目前,咸阳上榜“中国好人”73人次、“陕西好人”103人次;全国道德模范1名,提名奖4人次,市级道德模范99人;有4户家庭荣获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善行义举榜”上榜548人次。

  道德模范带动了更多人群加入到好人队伍中来。赵梦桃小组传承的梦桃精神已绵延了半个世纪;呼秀珍良好家风带动了大家庭,雷锋精神在一家三代传承;赵银凤爱心服务中心,现在已经有超过500人的志愿者。

  如今,咸阳共有2150多个志愿服务组织,22万名注册志愿者奔走在大街小巷。凡人善举无处不在,正成为咸阳最美最靓的城市名片。  

  以德润心 用咸阳精神塑造城市气质  

  徙木立信、一言九鼎,这些中华文化中的典故就产生于咸阳。

  把咸阳厚重的历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融合,挖掘咸阳精神,打造城市品牌,让崇德向善、诚信互助成为城市良好的社会风尚。

  2014年7月开始,咸阳市委宣传部联合陕西文化产业投资集团大量收集国内外同类型城市品牌建设案例和深入调研咸阳实际情况,组织梁澄清、杨焕亭、雷依群等咸阳专家学者讨论的基础上,形成咸阳城市品牌方案初稿。

  2014年年底至2015年年初,在听取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城市品牌战略研究室范红主任,中央民族大学蒙曼教授,陕西师范大学马耀峰教授、张新科教授,西北大学徐卫民教授及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孙皓晖的建议基础上,对城市品牌和咸阳精神成果进行持续优化调整。

  2015年7月,相关成果方案基本成熟,在咸阳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与指导下,确定“篆书印章”版城市标识,“大秦故都、徳善咸阳”的城市品牌和以“崇德包容、尚法创新”为咸阳精神。

  作为咸阳城市品牌,“大秦故都”表明咸阳作为大秦王朝首城的荣耀,是最具代表性和排他性的特征,品牌辨识度高、概括性强、联想空间大;“德善” 是咸阳一脉相承的人文品格,是咸阳人孜孜不倦的道德追求,也是厚德载物的咸阳社会氛围写照。“大秦故都、德善咸阳”既是对咸阳历史的总结,也是引领咸阳未来的价值导向。

  作为咸阳精神,“崇德包容”是咸阳人的立身之本,是咸阳文明进步的道德基石;“尚法创新”是咸阳人的处事之道,是咸阳改革发展的基本遵循。“崇德包容、尚法创新”反映了咸阳发展建设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要求,体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为咸阳人民群众修身做人、干事创业指明了方向。

  这一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核心价值观的生命源泉,紧密结合咸阳历史文化积淀,通过对后稷稼穑、公刘迁豳、周公制礼、商鞅变法、大秦一统、苏武牧羊、丁兰刻母、柳毅传书、苏蕙璇玑等咸阳地域文化资源和家庭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和整理,“大秦故都、德善咸阳”城市品牌和“崇德包容、尚法创新”的咸阳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咸阳的生动实践。

  以德润心、以文化人,最能滋润人们的心扉、启迪人们的心灵。

  “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从大街小巷到站场、公路实现无盲区、全覆盖。《美丽咸阳》、《文明手册》、《文明倡议书》、《致市民朋友一封信》以及创文主题日用品、宣传品面向市民发放上百万件。垃圾入箱、乘车排队、扶老携幼、助人为乐等小事小节养成习惯,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让咸阳精神和城市品牌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以家文化图书馆为平台,倡导家庭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涌现出雷国平、赵志愿、陈红艳、冯强文等一大批崇尚读书、学有所用、学有所悟、文明进步的家庭阅读典型。将家风教育作为一项道德投资,大力挖掘民俗文化和地域文化,引导农村建设“两堂五廊”,倡导家风美德,让咸阳精神和城市品牌滋养文化根脉。

  深耕厚植“崇德包容·尚法创新”咸阳精神,着力打造“大秦故都·德善咸阳”城市品牌,把咸阳的形象塑造起来、把赳赳老秦人的精气神提振起来,让正能量凝聚、新风正气劲吹,让市民在潜移默化中践行文明,城市在全民创建中焕发活力。

  2017年11月14日,咸阳获得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荣誉。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建设文明城市,依然在路上。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继续增强市民文明意识,规范市民文明行为,营造城市文明氛围,建设崇德向善的全国文明城市。(咸阳日报 记者 王军政)

责任编辑:周 洵